分享按钮

(上接第一版)有近40名官兵在此牺牲。”进藏先遣连纪念馆的解说员旦增卓玛说。

如今,阿里地区在扎麻芒堡为先遣连竖起了纪念碑,建起了纪念馆,复原了当年先遣连修建的阵地和居住的地窝子,供后人瞻仰。

七个馕与一斤半食盐,在今天的市场上可能只需要三四十元,但在70年前的阿里高原,这些物资要用生命来换取。

补给线断绝后,先遣连为了不给当地藏族同胞增加负担,在李狄三的指挥下以兽肉为食,以兽皮为衣,像钢钉一样扎在了藏北高原。

“新疆的干部群众筹集了数万头驮畜尝试打通补给线。直到1951年春节,先遣连终于接应到远道而来的运输队,收到了七个馕与一斤半盐巴。为此,和田人民牺牲了三位维吾尔族青年的生命。”旦增卓玛说。

1951年5月28日,后续部队与先遣连会师。直到见到后续部队,重病缠身的李狄三才闭上了双眼。为自己的指挥员举行葬礼后,减员严重的先遣连主动放弃休整机会,向上级请战,要求继续担负解放阿里的任务。

“8月3日,解放军部队进驻当时的阿里首府,升起了五星红旗,宣告阿里全境实现解放。”旦增卓玛介绍。

先遣连解放阿里的任务完成了,他们的故事一直传颂在昆仑南北。

在于田县城的中心区域,有一座先遣连进藏纪念碑。碑体上用汉语和维吾尔语两种语言镌刻着先遣连全体指战员的姓名。

“纪念碑是我县举办红色教育活动的重要场地。”讲解员阿曼古丽说,“我做讲解员两年了,一些来参观的老同志会给我讲述革命历史,每一次聆听我都能收获新的成长。”

在进藏先遣连纪念馆,几名藏族儿童跟着结束讲解工作的旦增卓玛从馆内走出。“他们都是纪念馆附近乡镇的孩子,假以时日,我相信这里的革命故事会在他们心中结出红色的果实。”旦增卓玛说。

今天,先遣连的血脉仍在人民军队中传承。国庆70周年阅兵中,来自南疆军区某部的战士高擎“进藏先遣英雄连”的荣誉战旗,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。一批批“90后”“00后”年轻指战员继承了革命前辈的“先遣精神”,为共和国筑起一道钢铁长城。

在狮泉河烈士陵园中,长眠着李狄三等63名先遣连烈士和孔繁森等34名为建设阿里献身的英烈。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解放者与建设者的英魂在阿里的高山下相会,瞩望着这片高原热土上发生的巨大变迁。

(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)

藏 ICP 备09000541号-1 |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| 地址: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| CopyRight :拉萨日报社

2021-08-04 4 4 拉萨日报 c125193.html 1 /enpproperty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