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按钮

绘出“银龄生活”幸福底色

——记次春群措的励志晚年生活

图为次春群措在学习藏语课程。 拉萨融媒记者 洛桑旺久摄

拉萨融媒记者 刘梦婕

71岁的次春群措,在拉萨定居已有20年时间。在纳金村卓梦维度老年教育学校,记者见到了刚上完藏文课的她。

“我特别爱读书,学习藏文就是为了读更多的书。”次春群措手中抱着一堆书本,邀请记者去家里看一看她的藏书。

次春群措的儿女都在那曲工作,平日里都是她一个人在拉萨生活,老人却并不觉得孤单。她说,我也算是空巢老人了,但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而且我觉得我的生活特别丰富多彩。

来到老人家中,虽然寒露已至,小小的院子里却仍旧生机勃勃。花盆内,结着青绿果实的西红柿、还未完全凋零的桂花、肥厚可爱的多肉植物,老人精心打理的花草,如主人一样充满活力。

次春群措的书房在二楼,两侧窗台摆满了各类书籍。

“我特别喜欢看书,最喜欢看的是政治理论类和历史类书籍。”次春群措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展示她的学习成果。她说:“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和第三卷我都看完了,第四卷也买了正准备看。还有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,我都是一边做笔记一边学习。读了这些书以后,能开阔视野,增长知识,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。”

记者不解,在应该享受儿孙绕膝、天伦之乐的年纪,为什么还这么拼?于是,次春群措讲起了儿时的遗憾。

“小时候家境不好,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,那时候我得负责照顾弟弟妹妹,还得负责家务活,没机会上学。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,我被选派去中央民族大学学习。虽然在家学过一点藏文,但是水平太差了,这一直是我的遗憾。所以,2022年我报名参加了老年课堂,专门学习藏文,我不想让自己有遗憾。”次春群措说。

次春群措上课的地方,就是记者与她初遇的卓梦维度老年教育学校。一周八节课,一共两个小时。但是次春群措觉得不够,于是,不上课的时候,她也会利用空闲时间看书,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不断提升自己的藏文水平。

“我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他们跟我一样都是老年大学的学生。下课以后,我们经常结伴去甜茶馆,一边喝茶,一边讨论学到的知识,讨论国家大事小情,非常开心,内心很充实。”次春群措说。

除了学习,老人家还特别喜欢唱歌、跳舞,也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活动。“以前我还经常去唱歌跳舞,现在要学习,我就总想着看书。时间太少了,我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,我还想看更多书呢。”次春群措说。

当记者问她在拉萨生活20年,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什么?次春群措眼睛亮了起来,笑意更深了。她说,拉萨的变化太大了,我真的几天几夜都说不完。“你看现在的房子盖得这么漂亮,街心公园到处都有。尤其是宗角禄康公园,政府改造了基础设施以后,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唱歌、跳舞、休闲。拉萨的交通设施、城市建设、群众娱乐活动等各个方面都特别好,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。”次春群措说。

就次春群措来说,她每日出门乘坐公交车免费,去公园、景区免费,到医院挂号也不用排队,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关怀,无论去哪里都能感受到温暖。次春群措动容地说:“现在的我每天都很开心很幸福,我们国家强大,社会治安又这么好,能生活在这样安全又舒适的环境里,我们发自内心感谢中国共产党。”

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。老年人依然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目标,去实现自己未竟的愿望,去充实自己的人生,不困迟暮,勇敢追梦,只要心不老,生活永远是甜的。

“我觉得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,要好好利用、珍惜。想去学习,有学习的地方;想去跳舞,有跳广场舞的地方。我们的生活根本不寂寞、不孤单,我希望每个老年人都活得很幸福、很开心,永远健康长寿。”次春群措说。

藏 ICP 备09000541号-1 |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24号 | 地址:西藏拉萨市江苏路19号 | CopyRight :拉萨日报社

2024-10-14 ——记次春群措的励志晚年生活 4 4 拉萨日报 c189116.html 1 绘出“银龄生活”幸福底色 /enpproperty-->